专访 | 在4500米高山飞电影级航拍无人机是什么体验?

专访 | 在4500米高山飞电影级航拍无人机是什么体验?
在海拔3700米的湖泊、海拔4500米的高山,用无人机挂载ARRI MINI和MA变形宽银幕镜头,创下了电影级设备的最高飞行记录……这听起来就非常酷炫的操作,正是Hogarth贺加斯为broadcast播拍摄的最新广告大片

此次拍摄面对空气稀薄、树林密布、恶劣天气等各种挑战,困难重重,制作团队一路打怪升级,克服技术困难,顺利完成拍摄。

恭喜Hogarth贺加斯的broadcast播拍摄顺利完工,我们十分期待此次大片正式上线!也很荣幸采访到了本次拍摄的无人机飞手张腾森,且听他来聊聊幕后创作细节——

Q
A
&
Q:航拍使用的机型是?

A:这次拍摄一共使用两台无人机,DJI的inspire2搭载Zenmuse x7云台镜头,和Z1 x8搭载Freefly Movipro云台。

Q:无人机拍摄过程中遇到的挑战有哪些?是如何解决的?

A:这次拍摄主要是受海拔和天气的影响比较大。我们的拍摄场景集中在四川甘孜,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拍摄区域最高海拔4600米,大家可以从花絮里面看到,拍摄时一直是雪雨大雾的恶劣天气,以及高海拔缺氧状态的工作环境。

无人机同样也受环境影响很大,海拔高气压低,空气密度稀薄,常用的应对办法是更换高原桨,但是这次拍摄是要用到ARRI Mini摄影机和MA镜头,常规的解决方案不太适用。于是我们就选用了Z1无人机作为主要机型,还有一台DJI inspire2作为备选机型,inspire2全封闭的设计在复杂环境适应能力更强,也可以在小雨天气飞行,x7的6k raw素材,也可以满足正常拍摄。

Q:在预知风险较大的情况下,为什么依旧使用无人机拍摄?

A:在甘孜高海拔环境,大型移动设备需要耗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这个时候更能体现出无人机的灵活性,所以无人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影片拍摄前摄影师席冰就问过我一些技术问题,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要拍摄这个片子。摄影师席冰是对影像质量要求非常严格的摄影师,我最初推荐过使用inspire2 x7作为选择,但是地面拍摄使用ARRI Mini摄影机,为了影像质量统一,无人机还是坚持挂载Mini摄影机,又想镜头在森林里能够有独特的表现力,就选择了MA变形宽银幕镜头。

我们也是第一次在高海拔极端环境下使用这么贵重的摄影机和镜头,对于我和制作公司压力都挺大的。在出发前最后一刻,导演、摄影师、制作公司监制和制片临时开了一个紧急会议,最后决定设备还是坚持使用ARRI Mini和MA变形宽银幕镜头用作航拍,随即联系拍片保工作人员沟通购买无人机摄影机镜头和第三者全部保险。(有大型航拍无人机保险业务需求的飞友可以添加小编微信uavhelper了解详情)因为甘孜信号问题,沟通不是很方便,很有戏剧性的是,在拍摄当天无人机起飞前一刻,制片组同事找到有信号的地方,确定收到保单已出的信息后,无人机才开始工作。

Q:高海拔拍摄,除了航拍之外,其他较大的拍摄难度和风险是?

A:拍摄最大的挑战应该是在树林里的飞行,树林非常茂密,飞行员视线和GPS信号都会有所遮挡,所以飞行员全程使用手动飞行,在森林里穿梭。

高海拔工作我们相对有一些经验,但是面对起飞重量40kg的无人机,也是一个很有挑战的事情。出发前我们做了三天的测试和准备,尽可能把负载的设备减到最轻,首先把锂电池容量降低,把DJI ronin2云台更换成更轻的movipro,跟焦器也只装了一颗以保证焦点,拆掉无人机上的精准定位DJI RTK系统,以及其它附件。妥协降低一些配置,能够换取更安全的飞行。

高海拔拍摄,人的行动会变迟缓,应急反应能力会变慢,所以工作人员的适应能力也很重要。制片组也备了很多氧气罐和葡萄糖,在关键时刻还是起到了很大作用。这次到最高点的时候,每个人都还坚持在工作岗位。

Q:创作过程中,导演、摄影团队拍摄的想法和习惯如何?

A:我一直期待能够和林坚慧导演合作,这次也很荣幸。导演是很有想法的,当完成他想要的内容以后,会给我们自己一些发挥空间,等到后面拍摄的时候,就把分镜稿直接给到我们,我带着无人机团队去拍,然后回来给他看回放,每次还都比较满意。

我和摄影师席冰已经有多次合作,双方比较了解和信任,这次也是他举荐我过来参与这次拍摄任务。因为环境的特殊,堪景的时候很多次他会问我能不能完成,如果不行是否可以有别的替代方案。有很多镜头需要树林侧面或者正面跟拍演员,当我觉得无人机有危险的时候,我们就会把安装在无人机上的稳定器作为手持来用,也能达到很好的拍摄效果。

拍摄花絮

航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