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无人机,接触的人很少,因此对无人机保险了解的人就更少之又少了,那么在我國无人机保险存在问题,大家是否了解呢?
1)针对无人机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目前我国无人机管理层面主要参照《民用航空法》、《飞行基本规则》、《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民用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办法》、《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前几个的制定出台并不是主要针对无人机飞行,而后两个也仅是对无人机的飞行做出了几项基本限制,对于具体管理措施方案、操作主体限制、惩处力度等方面并无明文规定,黑飞、盲飞现象增大了意外的发生频率,使得出险事故率无法掌控,极大挫伤了保险公司承保的积极性。
2)定损难,赔付率不可控。车险得以推广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绝大多数的4S店能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市场维修价格,风险可控理赔开展顺利;与机动车辆不同,无人机4S实体店在市场上并不多见,再加上各厂家无人机产品自成一体,零配件价格不透明,因此会导致具体的零部件价格和维修价格形不成统一的市场标准,保险公司无法合理确定损失风险,坠机、炸机事故一旦发生,理赔定损就是头号难题。
3)保险产品价格高。无人机保险价格的区间非常之大,用途不同、机型不同、对保险的需求不同,他们的价格也存在很大差别。目前已有的无人机保险保费支付方式包括按年支付和按小时支付,我国以按年支付为主。拿大疆旗下的产品来看,其保险价格在数百至几千之间,比如DJI Care售价3888元,但保险期间只有6个月,全年投保仍需续交3888元。这让很多无人机使用者直呼“价格太高”,一期保费等同于是一台“精灵2”的市价,与机器同价的保费让很多机友止步投保门外。
4)复杂的审核流程,理赔困难。理赔时审核程序的复杂性对于保险公司的成本而言至关重要,流程越复杂人力、物力成本就越高,进行承保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大。无人机一旦进行投保,其机身状态、飞行状态还有工作情况等都是需要审核的,而不具备专业技术的人员将无法完成,如若审核过程中出现纰漏错失,后续一系列的理赔问题就会接踵而至。